還記得前兩年餐飲外賣市場補貼刺激用戶的階段么?那時點外賣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點話題。
兩年過去了,外賣平臺經歷了行業廝殺過后用戶基本集中在三家平臺,這三家外賣平臺也迅速擴大了行業規模,基本完成全國主要城市覆蓋,用戶習慣培養也初見成效。
野蠻生長過后
現在很難再出現像之前那種用很低的價格就能買到外賣的情況,平臺開始縮減紅包與補貼,通過完善送餐物流、提高餐飲品質、增加品類來提升用戶消費體驗、培育用戶忠誠度。
互聯網餐飲外賣交易規模在餐飲行業占比仍較低,餐飲物流的進一步發展,外賣入口和場景化應用的完善打通,城市運用與深挖用戶需求的拓展。
預計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在未來三年內仍將維持增長的態勢,但同比增速將有所下降。預計2019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378億元人民幣。
整個外賣市場趨于規范,野蠻生長的時期已經過去。
在前兩年的野蠻生長時期,外賣平臺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是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問題。
從2016年開始外賣平臺著手把控食品安全,開始降低紅包補貼,同時降低用戶對于價格的敏感程度,拓展更多細分領域的餐飲外賣,刺激用戶在不同時段進行消費,增加用戶的使用頻次。
消費群體的變化
從2015年開始,外賣平臺的主要用戶群體按照消費場景分為三個類別,分別是校園外賣市場、白領商務市場和生活社區市場。
其中校園市場主要圍繞著校園內的外賣點餐,滿足學生和少量教師人群在校園外的就餐需求,集中在學期內,假期客單量明顯減少。
白領上午外賣市場的消費場景是發生在上午辦公區域內的外賣點餐,主要集中在午餐時間,滿足白領商務人群的就餐需求,以快餐為主,客單價集中在18至30元。
生活社區外賣市場的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生活社區內的外賣點餐,主要滿足家庭用餐。晚餐的訂單較多,品類不局限于快餐,且多數客單價集中在30—50元。
當外賣平臺深入發展的時候也可以發現整個用戶群體和市場資源也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從2016年開始,白領商務市場開始占據外賣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完全取代校園外賣市場和社區外賣市場。
從用戶規模、客單價和用戶活躍度來看,白領商務外賣市場都占據優勢,并且快速增長動力依舊強勁。
總體來看白領用戶呈現年輕化,平均年齡27.7歲,并且女性用戶數量高于男性用戶,白領用戶平均收入為6070元。
縱觀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主要用戶群體來自白領商務市場和學生校園市場,生活社區市場的總體規模偏小,但是客單價較高,品類也更為豐富,未來市場份額會逐步釋放,可以進一步挖掘。
基于目前的數據來看,餐飲外賣市場的增長訴求強勁,但也將從粗放的野蠻生長階段過渡到精益化運營階段。
未來三年外賣發展趨勢:
唯快不破
外賣和網購一樣,越快的滿足用戶需求就會獲得越高的用戶粘性。送餐物流是互聯網餐飲外賣服務的基礎載體,外賣送餐的及時性與準時性是用戶對于外賣考量最為關鍵的因素。
從外賣平臺的自建物流體系的完善到商家開始集中提供高峰期餐飲產品的提供,在各大外賣平臺不斷完善物流配送系統后,對于平臺而言物流配送成為外賣平臺的重要競爭壁壘。對于外賣商家來說,配餐速度也成為用戶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
餐飲外賣的消費升級
對標還有很大空間的社區外賣市場,提高優質市場供給,不斷挖掘用戶多樣化的餐飲外賣需求,將滿足用戶不同時間、不同場景的外賣需求,更好的為用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外賣平臺上的餐飲商家也將提高自身的垂直度,越來越多的品類將加入外賣隊伍,形成差異化優勢,商家將會在外賣平臺上形成品牌優勢,一旦形成規模將具備品牌勢能,輻射區域內用戶群體。
平臺競爭白熱化,商家仍有機會
餐飲外賣平臺經歷一番廝殺之后,三足鼎立,從交易額來看市場交易規模主要集中在行業前三家平臺,導致行業各類資源也更加集中,對于其他外賣平臺來說已經失去外賣平臺機會。
如果說之前的野蠻生長在于平臺的用戶量,接下來的野蠻生長則是外賣商家。
對于商家來說市場潛力仍然巨大,適配于外賣平臺的餐飲商家將會借助外賣平臺更好發力,省去堂食與店鋪成本,輕裝上陣,專門服務外賣人群。
豐富垂直細分領域,更具外賣平臺特點專門針對外賣人群。預計未來將會產生外賣商家大戶、大品牌。